教学《小狗包弟》时,老师采用了如下的引导语阅读并按照要求答题。 故事一:某村某日白天,有个老太婆在家绣花,因为眼力不好,加上房屋比较封闭阴暗,于是就点上油灯。后来,被逮捕了。罪名是:大白天的你都点灯,你这不是影射社会主义黑暗吗? 故事二:街道上一个阿姨,每天胸前别着一整排毛主席像章出门上班。有一天走在路上,其中一个陶瓷的像章脱了胶,掉在地上摔碎了。她跪在原地哭喊了整整一天,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被批斗的命运。 故事三: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,因为讲述胆略过人、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、不得不水沟藏身的故事,被人划为右派,而被判刑8年。这位教师的罪名是:歪曲毛主席的伟大形象。 这些故事是真的吗?或许你们不敢置信,笔者也不敢置信,然而这是事实。很多荒唐可笑的事情在那个特定时期却是司空见惯的,这就是“文革”。今天我们就通过巴金老先生的《小狗包弟》,来感受文革时期的人们的生活。 对于以上引导语分析不恰当的是()。
- A导入的目的就是激发学习兴趣。
- B直观的照片,恢宏的音乐,极富情感的语言,营造了一种激情澎湃的情感氛围。
- C故事本身有一种吸引的魅力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,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。
- D导入时可结合课文实际,从与之有关的故事、趣事、寓言取材原型等方面开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