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哪项是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作用机制
- A促进肝细胞再生
- B抑制肠道细菌增殖
- C吸附肠内毒素
- D减少肠内氨的吸收和形成
- E供给糖,以提供热量
以下哪项是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作用机制
(138~142)答案138[A] 139 [E] 140[C] 141[D] 142[D] 解析:患者中年男性,呕吐、腹泻后出现意识障碍。查体:神情恍惚,巩膜黄染。蜘蛛痣,脾大,有出血点。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低。巩膜黄染,蜘蛛痣,脾大,有出血点,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低等表现支持肝硬化诊断。在本病基础上,呕吐、腹泻可诱发肝性脑病。意识模糊、烦躁不安即为肝性脑病的症状。所以诊断首先考虑肝性脑病(A)。它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是氨中毒。所以在测量血氨(E)对肝性脑病诊断最有价值。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,应用水合氯醛通过肝脏代谢,可加重肝脏负担,可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。肝性脑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,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。①消除诱因;②减少肠内毒物生成和吸收:禁食蛋白质(A);灌肠或导泻,可用生理盐水和弱酸性物质灌肠,口服乳果糖(B)、硫酸镁以抑制细菌生长;③促进有毒物质代谢清除,纠正氨基酸的代谢紊乱:可应用谷氨酸钠、钾,精氨酸(C),支链氨基酸(E)等。肥皂水(D)为碱性溶液,可促进氨的吸收,加重肝性脑病。所以本题答案为(D)。乳果糖可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产生乳酸和醋酸,可减少肠内氨的形成和吸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