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《春》教学实录(节选),回答下面问题。 师:我知道,上个星期天有些同学去春游了,能不能说说你的感受? 生:就一个字——美! 生:美不胜收。 师:不仅美,还美不胜收,你的感受更深一层,好。 生:还很快乐。 生:我感到很幸福,很美好。 师:嗯,你是从自己的心情方面来谈的。 生:美丽的景致让人目不暇接。 师:哦,景色美,美景多。 生:好不容易出来一次,我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。 师:是一种投人大自然怀抱的感觉吧。 生 :我看到美丽的桃花,也看到了许多游人,在赏心悦目的同时,我也在想,桃花开的时候游人如织,但是,在桃花谢的时候,又有谁来问津呢? 师 :这是春天带给你的一些思索,不仅细心观察了,还用心思考了,很好。 生 :我还觉得春风十分温暖。 生 :我眼中的春天是鸟语花香的。 生 :我觉得春天充满了绿色,充满了活力。 师 :真好,开动了一切感官去感受春天。是啊,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,春天就无处不在。通过你们刚才的谈话,老师发现,只有当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的时候,这世界才是最美丽的。而春天,正是人与大自然最为和谐亲密的时节。朱自清的《春》,就能让我们看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、美好。现在先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,整体把握文章内容。 全体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。 师 :读完课文了,你们觉得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? 生 :三个! 师 :请围绕人与自然和春的关系来概括这三个部分的大意。老师先做一个示范,说第一部分:“人盼春,大自然报春。”(点击课件显示:人盼春,大自然报春)你们看老师的概括恰当吗? 生:恰当! 师:为什么? 生 :课文一开始就说“盼望着,盼望着”,可见人在盼春。“东风的脚步近了”,表明春天已在向我们走近,这样,大自然的东风就成了报春的使者。 师 :好,谢谢你对老师的理解,也谢谢你对春天的理解。那么第二部分就要由你们自己来概括了,谁来说? 生 :人赏春,大自然绘春。 师 :真是奇妙的巧合!你所说的居然跟老师的一字不差!(点击课件显示:人赏春,大自然绘春。此时学生也都惊奇地议论纷纷。)好,第三部分怎么概括呢?作者写第三部分的目的是什么? 生 :赞美春。 师 :怎么赞美的?一起读读看。 (生齐读末三段。) 师 :作者在赞美春的时候,始终把春天比作什么? 生 :人。 师 :对,在这里,人和大自然已经完全融为一体,天人合一了,所以我们可以说:天人合一赞美春。这就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。 (点击课件显示:天人合一赞美春)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显得多么亲密和谐。 师 :现在,让我们先来欣赏春天里的大自然。(点击课件:春天里的大自然)请同学们说说文中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哪些景物? 生 :山、水、日、草、花、风、雨。 师:请同学们用一种鉴赏的眼光来说说你从文中发现的春天大自然的美,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说(点击课件显示)鉴赏式地说说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、我最喜欢的一种声音、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息、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氛或者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。 生 :我说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是“闭上眼,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、杏儿、梨儿”。 师 :为什么喜欢? 生:因为它让我感觉到春天到来的一种欢乐的气氛。 师 :桃儿、杏儿、梨儿是眼前的实景吗? 师 :对,作者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,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。春天是能够给人梦想的。 生:我要说的是两个方面。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是“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,高兴起来了,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,唱出宛转的曲子”。阳光下的小鸟在繁花嫩叶当中歌唱,它们的歌声令人心醉。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息是泥土的气息、青草味儿,还有各种花的香在空气里的融合,它们共同构成了春天大自然所特有的最和谐的气息。 师 :说得真好!你对春天里的大自然有着一种独特的体验。 生 :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是春天的草地,草地上人们的活动,给人一种朝气蓬勃、充满生机的感觉。 对以上教学实录的分析,不正确的是( )。
- A教师以生活情景导入课题,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,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
- B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内容,直观又生动形象,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到以图片、视频为主题的课文意境中去
- C教师对学生的回答、朗读作出恰当评价,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
- D老师通过层层提问启发学生分析课文,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